跳转至

博客文章

这是首发于 GitHub Discussions,并定期同步更新至 Material for MkDocs 本站点上的博客文章。

出国旅游不想“受辱”,就要注意

有人说这是文化差异,其实是文明程度的差异,在国内能把人吓住、得逞的做法,在发达国家就会自取其辱。出国旅游不想“受辱”,就要注意:

一、要平等待人。不要像在国内那样把服务人员当下等人,颐指气使。

二、要有礼貌。提额外要求要和气,服务人员不接受可以要求见其主管,主管人员也不接受就不要坚持,高声喊叫只会让人觉得是闹事,甚至觉得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三、要有私人领地概念。主人让你离开就得离开,赖着不走是不行的,主人可以采取必要手段把你赶走。

四、要服从警察。警察来了还大吵大闹没好果子吃,尤其是美国警察。

五、如果觉得权利受损,也不要当场闹腾,事后投诉或起诉。

要而言之,即使手里有点钱了,也要学会平等待人,尊重私有财产,配合警察执法。否则,到了文明、法治社会还要继续耍“大国”、“大款”、“大爷”、 “大妈”威风,就难免“受辱”。

http://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sweden.txt 出国旅游怎么避免“受辱”?

高中物理的相关

高中物理三轮复习

一轮复习

  1. 夯实基础,知识点全覆盖,力求全面细致不留死角
  2. 掌握核心物理模型及其通解法
  3. 刷透经典题型,熟知不同题型的考察方式
  4. 掌握大题模板,具备解题规范性和套路
  5. 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二轮综合性复习做好铺垫

二轮复习策略

50分以下
  1. 一轮复习不到位,存在很严重知识漏洞;
  2. 学校的进度和自己的需求严重不匹配。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进入了二轮复习,进入了刷题讲题,知识综合,磨炼考场技巧的环节,所以不要指望跟紧老师,就能把漏洞补上;
  3. 我们只能占用二轮的时间来补一轮的漏洞。因为一轮是在织网,二轮是在演练。演练再多,网织的不好,也捕不到鱼。

所以同学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继续按照一轮复习的节奏,分章节分专题复习,刷核心模型,刷经典题型; 2. 除了学校规定的套卷之外,尽量少刷套卷,这项工作可以放在考前一个月再进行; 3. 学会取舍和战略性放弃部分题目:如动力学多体多过程、复杂弹簧连接体、电磁场组合场+叠加场、电磁感应综合、新情境或创新题。这些暂时不属于你,有舍才有得。

必须掌握核心模型和经典题型

50-80分
  1. 部分专题存在重大漏洞,技巧和二级结论积累不够;
  2. 速度和准确度不可兼得,想做准就做不完,想做完就做不对。

所以这部分同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重点攻坚薄弱专题; 2. 积累并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3. 通过限时训练提高速度及准确率。

专题测试来检测掌握程度

80分以上
  1. 刷近五年真题+近三年优质模拟题,把重点放在略大于高考难度的题目上,通过刷题培养题感,让自己的水平达到高考之上,升维学习,才能降维考试;

  2. 积累二级结论,提升解题速度;

  3. 培养解题的严谨性,不管是考试题还是平时的作业题,要做到会则不错,错必深究。

必会压轴题包括板块多过程,多体去返,复杂连接体,动力学+动量综合,复杂弹簧临界,电磁场综合,电磁感应综合,以及新情境类题目。

来源:赵玉峰大物理 高考的三轮复习是怎样?

数学和物理常用思想及方法

数学

总说“数学思想“,你知道数学思想方法及其作用么? 高中三年必背数学公式

物理

高中数学七大基本思想及方法 函数分化特有或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和思想方法 理极平等对猜寻比类控放图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解题5步法 审题(建立画面) 分析画面(受力动量能量) 一级公式方程 二级公式消元或补充方程(极值微元) 解方程

一级公式 位移 牛一牛二 杠杆平衡与非平衡条件 能量守恒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动量定理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

image

SI BASE UNITS SI BASE UNITS1

级数

思维模型

序号 原文标题 简介 分类 标签
1 No.001『WOOP』| 用WOOP思维立的flag更容易实现,帮你克服障碍,实现愿望。 介绍WOOP思维,帮助制定可实现的目标,通过心理对照克服障碍,达成愿望。 目标管理、自我提升 思维模型、目标实现、克服障碍
2 No.002『PREP』| 用PREP帮你简单把话说明白,说重点,结构化表达的好工具。 讲解PREP模型,用于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观点,是一种实用的沟通工具。 沟通技巧 结构化表达、说话重点
3 No.003『SCP』| 夸人是一种强大的领导力,用SCP模型夸人,夸到ta的心坎儿里~ 阐述SCP模型在夸人方面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领导力,增进人际关系。 领导力、人际关系 夸奖技巧、领导力提升
4 No.004『STAR』| 用STAR模型反向拆解HR提问,逻辑清晰、滴水不漏的述说自己的成就~ 介绍STAR模型用于应对HR面试提问,帮助清晰展示自己的成就。 求职面试、自我展示 面试技巧、成就阐述
5 No.005『SCQA』| SCQA模型能帮你做好演讲,说好故事~扣人心弦如此简单! 说明SCQA模型在演讲和故事讲述中的作用,使内容更吸引人。 演讲技巧、故事讲述 演讲模型、故事构建
6 No.006『BIC』| 你敢骂95后下属吗?骂就立马离职。你需要BIC,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工具。 讲述BIC模型作为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工具,用于有效管理95后员工。 团队管理、职场沟通 批评技巧、员工管理
7 No.007『乔哈里窗』| 真正有效的沟通只能发生在公开象限,乔哈里窗能指导你高效沟通~ 解释乔哈里窗理论,指导人们在沟通中扩大公开象限,实现高效沟通。 沟通原理 高效沟通、沟通象限
8 No.008『ABC』|有些人之所以牛B,牛的是他的Belief。 强调ABC模型中信念(Belief)对个人能力和成长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思维方式 信念塑造、个人能力
9 No.009『3秒垫』| 从容应对问答场景,遇事不慌,铺个垫子~ 介绍3秒垫技巧,帮助在问答场景中从容应对,提高社交能力。 沟通应对、社交技巧 问答技巧、临场反应
10 No.010『能力3核』|【真有点焦虑】知识泛滥,答案过剩,行业短命,你的能力可迁移吗? 探讨能力3核在应对知识变化和行业变迁时,对能力迁移的指导意义。 能力发展、职业规划 能力迁移、核心能力
11 No.011『知识IPO』| 想要成为高手,解决知识焦虑,你需要IPO。知识管理的顶层是一个好问题! 讲解知识IPO模型用于知识管理,以问题为导向,缓解知识焦虑,助力个人成长。 知识管理、个人成长 知识焦虑、成为高手
12 No.012『越读者444』| 为什么你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你需要成为“越读者”,超越的越~ 分析越读者444模型,帮助提升学习能力,克服学习困境。 学习方法、自我提升 学习能力提升、超越阅读
13 No.013『SPI』| SPI 是我在职场高效学习的方法秘诀,压箱底的宝贝,恰逢我浙125周年庆,分享了~^_^ 介绍SPI作为职场高效学习方法,帮助提升学习效率。 职场学习、自我提升 职场学习方法、高效学习
14 No.014『知微百站得幽谷』 掌握这些搜索技术,解决问题快人一步。 阐述知微百站得幽谷搜索技术,用于快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信息搜索、问题解决 搜索技巧、快速解题
15 No.015『351351记忆法』 原来学霸不仅会学习,更会复习!“351351”是对抗遗忘最有效的方法。 讲解351351记忆法,帮助学习者有效复习,对抗遗忘。 学习方法、记忆技巧 学霸复习法、对抗遗忘
16 No.016『费曼学习法』 这是最牛的学习方法,教是最好的学!教是最好的学! 介绍费曼学习法,通过教来促进学,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教育理念 最佳学习法、以教促学
17 No.017『复盘4步法』 不会复盘,就不会进步呀!愚蠢就是重复同样的做事方式,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 阐述复盘4步法,避免重复错误,实现持续进步。 自我提升、学习方法 复盘技巧、持续进步
18 No.018『刻意练习3F原则』 为什么那么多刘畊宏女孩受伤进医院? 依据刻意练习3F原则,分析运动训练中受伤问题,指导正确训练。 运动训练、自我保护 刻意练习、避免受伤
19 No.019『 I型存在感』 发圈晒加班刷存在感到底有多low?如何高级的刷存在感? 探讨I型存在感的塑造,实现高级刷存在感,提升个人品牌。 社交形象、个人品牌 高级刷存在感、社交技巧
20 No.020『麦肯锡信任公式』 如何赢得领导、同事、客户的信任?为什么你可以无条件相信解放军? 讲解麦肯锡信任公式,用于在工作和生活中赢得他人信任。 人际关系、职场发展 赢得信任、信任公式
21 No.021『MECE』 学会MECE我就飘了,一键搞定结构化思维。从此就中了模型的毒,毒入骨髓了~ 介绍MECE原则,帮助建立结构化思维,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思维方法、逻辑思维 结构化思维、MECE原则
22 No.022『职场写作TCS』 见字如面,职场写作就是搞定基调、内容、结构。好皇帝都是被垃圾奏折累死的 讲解职场写作TCS原则,包括基调、内容、结构,提升写作质量。 职场写作、商务沟通 写作技巧、职场沟通
23 No.023『PPT设计4原则』 掌握了它,你的PPT不会丑[机智][机智][机智](轻松搞定ppt 1/3) 介绍PPT设计4原则,帮助制作美观的PPT。 PPT制作、演示技巧 PPT设计、美化PPT
24 No.024『PPT撰写金字塔』 工作写P,不会金字塔就是白瞎,咨询公司的报告都在用。(轻松搞定PPT 2/3) 讲述PPT撰写金字塔结构,提升PPT内容质量。 PPT制作、商务演示 PPT撰写、金字塔结构
25 No.025『iSlide』节省70%时间,你和PPT高手之间就差一个iSlide!(轻松搞定ppt 3/3) 介绍iSlide工具,可大幅节省PPT制作时间,提高效率。 PPT制作、效率提升 iSlide工具、PPT制作效率
26 No.026『OGSM』 大厂才能学到的厉害管理工具,帮你有策略的实现目标。腾讯,宝洁,大众,BCG ,欧莱雅,可口可乐都在用~ 阐述OGSM管理工具在企业中用于制定目标实现策略。 目标管理、企业管理 管理工具、目标实现策略
27 No.027『VVG』 为什么事业有成的老公慢慢的不爱全职顾家的太太了?呸,渣男!Goal=Value x Vision。 以家庭关系为例,讲解VVG模型中价值和视野对目标的影响。 个人成长、人际关系 价值观、目标与视野
28 No.028『影响圈/关注圈』 不怕学霸开了挂,就怕学霸放暑假。高级的卷,卷的是影响圈里的注意力。你被收割注意力了吗? 区分影响圈和关注圈,指导人们管理注意力,促进个人发展。 时间管理、自我提升 注意力管理、个人发展
29 No.029『5W2H』 用这个模型做计划,至少保证80分水平。集齐7个问题,帮你召唤成功。 介绍5W2H模型用于制定计划,全面考虑问题,保障计划实施。 计划制定、问题解决 5W2H模型、计划与执行
30 No.030『黄金圈法则』 看TED有史以来TOP3的演讲,为什么乔布斯让Apple红遍世界? 通过乔布斯的演讲,分析黄金圈法则在提升演讲魅力和领导力方面的作用。 演讲分析、领导力 黄金圈法则、演讲魅力
31 No.031『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帮你破解执行力密码。你的指标不是年底脱单,而是每天约1名异性吃饭~hhh 介绍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帮助提升执行力,通过合理的指标设定和执行方法来实现目标,克服拖延症。 职业职场、思维方式、目标管理、职场学习 执行力、指标分解、工作提效、高效能人士
32 No.032『PDCA』 你真的懂PDCA循环吗?(立刻)lìkè=like(喜欢),做事不闭环,生活一团乱。 讲解PDCA循环,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四个阶段,培养闭环思维,实现持续改进。 自我管理 闭环思维、持续改进
33 No.033『OODA』 源于孙子兵法,专治各种不确定。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PDCA失效,你需要OODA。 介绍源于孙子兵法的OODA模型,用于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决策。 决策管理、应对变化 OODA模型、不确定性应对
34 No.034『GROW』 这是带教95后00后的最佳方法!别把下属当容器,灌输命令;请把下属当种子,培养成长。 阐述GROW模型在带教95后、00后中的应用,强调将下属视为种子,通过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s(选择)、Will(意愿)四个步骤培养其成长。 团队管理 人才培养、带教方法
35 No.035『责任阶梯』 你是否该升职了?来来来,检视一下~^_^ 介绍责任阶梯模型,用于评估员工是否具备升职条件。 职业发展、职场评估 升职评估、责任承担
36 No.036『辅导6步法』 你遇到过只会用考核代替辅导的上司吗?你又是怎么带教新人的呢? 阐述辅导6步法,用于上司有效辅导员工和带教新人。 团队管理、人才培养 辅导方法、新人带教
37 No.037『交代5遍』 最讨厌领导耍官威:“别让我说第2遍”;宁愿问到领导烦,不愿返工晚下班~ 讲解工作交代的有效方法,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返工问题。 职场沟通、团队协作 工作交代、避免返工
38 No.038『5why追问法』 为什么你要掌握这个模型?多问几个why,真相浮上来~ 介绍5why追问法,通过不断追问原因,找到问题的真相。 问题解决、思维方法 追问技巧、探寻真相
39 No.039『结构化倾听』 沟通不要慌,先画3个框~掌握听话听音的妙招,脱不花沟通训练营最精髓的模型。 讲解结构化倾听方法,帮助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对方意图。 沟通技巧、人际关系 结构化倾听、沟通妙招
40 No.040『会议分类模型』 开会的前提是会开,你知道会议的本质是什么吗?不会开会的领导劝你别追随。 探讨会议分类模型,理解会议本质,提升会议效率。 会议管理、团队协作 会议本质、会议分类
41 No.041『结构化设计会议』 会议效率提升5倍!用STAR 4P模型设计会议,想失败都难~个人影响力up up up ~ 介绍用STAR 4P模型设计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和个人影响力。 会议管理、个人影响力 会议设计、效率提升
42 No.042『ABCO』开会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是没有做好会前动员。真正擅长开会的人,都在会前充分沟通~ 阐述ABCO模型在会议管理中的应用,强调会前动员对会议效果的重要性。 会议管理、沟通协调 会前动员、会议效果
43 No.043『what’s 』会议发言用what’s,来年一定能升职。练3遍,从此不再害怕会议发言~ 介绍what’s模型用于会议发言,提升表达能力,助力职场晋升。 演讲表达、职场晋升 会议发言、职场技巧
44 No.044『六顶思考帽』戴绿帽会怎样?一个视频掌握六顶思考帽~蓝白黄黑绿红蓝,各种争吵速退散~ 讲解六顶思考帽模型,通过不同颜色帽子代表不同思维角度,促进团队创新思考。 思维方法、团队协作 思考帽模型、思维创新
45 No.045『头脑风暴』最忌讳评判别人的点子,让老板刷厕所怎么了?不行吗? 介绍头脑风暴的原则,避免评判,激发团队创意。 创新方法、团队合作 头脑风暴原则、创意激发
46 No.046『世界咖啡汇谈』10min掌握这个高阶管理工具。提一杯初秋的咖啡,发掘集体智慧~ 讲述世界咖啡汇谈作为高阶管理工具,用于发掘团队集体智慧。 团队管理、知识创新 集体智慧、管理工具
47 No.047『开会法则』对比2家公司的开会法则,酷家乐的开会三板斧很棒,另一家要不得~ 对比不同公司的开会法则,探讨有效的会议管理方式。 会议管理、组织文化 开会法则、企业管理
48 No.048『生涯五行』房产人的职业生涯如何破局?生涯路不过1/10,少年郎却已没了底气。 针对房产行业,探讨生涯五行模型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困境突破的帮助。 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职业困境突破
49 No.049『大五人格模型』你了解自己的人格吗?隐入尘烟的老四和贵英性格不全?来测一测吧(视频末尾有测试链接) 介绍大五人格模型,通过测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 心理学、自我认知 人格测试、大五人格
50 No.050『生涯彩虹图』你准备什么时候退休?你的彩虹还有颜色吗? 讲解生涯彩虹图在职业规划和人生阶段分析中的作用。 职业规划、人生阶段 生涯规划、人生彩虹图
51 No.051『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完美的团队需要思考型,行动型,社交型3类人才,你在组织里属于哪类角色? 阐述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帮助理解团队中不同角色的作用。 团队管理、人力资源 团队角色、人才类型
52 No.052『职业锚』不想当领导的你,可能更适合自由职业~来测测看你是哪种职业锚类型。 介绍职业锚理论,通过测试帮助人们做出职业选择。 职业规划、职业选择 职业锚理论、职业测试
53 No.053『SIGN』你以为擅长的就是优势吗?发现职业优势需要集齐4个标志,来,用SIGN模型测测看~^_^ 讲解SIGN模型用于发现个人职业优势。 职业发展、个人优势 职业优势、SIGN模型
54 No.054『终极木桶』要你补短板的木桶理论,是错的! 重新审视木桶理论,强调发展优势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职业发展 木桶理论、优势发展
55 No.055『头部效应矩阵』大厂的“边缘岗位“VS小公司的“关键岗位“,你怎么选? 运用头部效应矩阵分析大厂和小公司不同岗位的选择策略。 职业选择、职场发展 头部效应、岗位选择
56 No.056『生涯4看』你的搬砖生涯,就4条路。 介绍生涯4看模型,帮助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57 No.057『职业生涯3叶草』想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张纸,画3个圈圈~[坏笑][坏笑][坏笑] 讲解职业生涯3叶草模型,用于寻找理想工作,提升职业满意度。 职业规划、职业满意度 职业生涯规划、三叶草模型
58 No.058『职场3大燃料』你的职业发展,3号燃料充足吗? 探讨职场3大燃料对职业发展动力的影响。 职业发展、职场动力 职业动力、职场燃料
59 No.059『未来职场3种人』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你是哪种人? 介绍未来职场的三种主要职业类型,帮助人们定位自己。 职业分类、职场趋势 未来职场、职业类型
60 No.060『跳槽决策图』领导是个烂人,辞职不? 提供跳槽决策图,帮助分析职场困境下是否应该跳槽。 职业发展、职场决策 跳槽决策、职场困境
61 No.061『101010决策工具』我就是用它认识我媳妇的,欧耶! 介绍101010决策工具,用于做出长期决策。 决策方法、生活决策 决策工具、长期决策
62 No.062『科学决策4步法』提高决策质量的妙招是,增加选项~海王脚踏两只船不算哈~~~ 阐述科学决策4步法,通过增加选项提高决策质量。 决策管理、问题解决 决策方法、科学决策
63 No.063『职场4种共同体』打个工而已,千万别把公司当家~ 介绍职场4种共同体,帮助人们正确处理职场关系。 职场关系、组织文化 职场共同体、职场心态
64 No.064『人际关系模型』住了6年了,还不认识同一层的邻居,正常吗? 运用人际关系模型分析邻里关系等社交现象。 人际关系、社交心理学 人际关系、邻里关系
65 No.065『核心竞争力』领导只用2min,就跟我讲清楚了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 讲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帮助人们提升个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个人成长、职场竞争 核心竞争力、个人能力
66 No.066『绩效公式』员工绩效=潜能-干扰,黄经理严重干扰到陈志龙工作了 介绍绩效公式,分析工作干扰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 绩效公式、工作干扰
67 No.067『人才盘点9宫格』你升职加薪的依据在这里! 阐述人才盘点9宫格在人才管理和升职加薪决策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 人才盘点、升职加薪
68 有房贷、有小孩,马屁还得继续拍。|No.068『人才盘点4象限』 运用人才盘点4象限模型,探讨职场生存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职场策略 人才盘点、职场生存
69 26岁,高中文凭,拿什么竞争?No.069『竞争金字塔』,你靠什么竞争? 介绍竞争金字塔模型,帮助提升个人竞争力。 职业竞争、个人能力提升 竞争金字塔、竞争力提升
70 打工人想要财富自由,只有1条路|No.070『ESBI』模型 阐述ESBI模型,为打工人实现财富自由提供职业规划思路。 财富管理、职业规划 财富自由、职业转型
71 “卡路里”思考模型,强者的思考工具,好用不烧脑|No.071『卡路里』 介绍“卡路里”思考模型,助力个人成长,培养强者思维。 思维方法、个人成长 思考模型、强者思维
72 【万字长文解析】我如何戒掉了刷手机的坏习惯|No.072『福格行为模型』 讲解福格行为模型,帮助人们戒掉不良习惯。 习惯养成、自我管理 行为模型、戒掉坏习惯
73 你刮刮乐中过100块吗?|No.073『4种运气模型』 介绍4种运气模型,拓展思维,理性看待运气。 运气分析、思维拓展 运气模型、概率思维
74 男人的嘴,反思个鬼,糊弄谁呢?|No.074『三层反思模型』 阐述三层反思模型,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 自我反思、人际关系 反思模型、关系处理
75 人生呐,就这4件事?|No.075『人生四个一』 介绍“人生四个一”理念,用于人生规划,思考生活意义。 人生规划、生活哲学 人生规划、生活理念
76 2023年,我的成长秘诀,都在这4个模型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T4y1h7de/ 076 - 078 个人成长、综合提升
77 【值得收藏】过完年,带着这33个面试技巧去收割offer吧!面试套路详解。 汇总33个面试技巧,详细解读面试套路,帮助求职者获得offer。 求职面试、职业发展 面试技巧、求职攻略
78 被骂了2年,我 悟 了 ~ 讲述个人在职场中被骂2年后的成长领悟。 个人成长、职场感悟 职场挫折、个人领悟
79 AI万般好,你我卷到老!还有可能躺平吗? 探讨AI时代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思考是否能躺平。 科技发展、职业影响 AI时代、职业发展趋势

结构化思考之SWOT和贝尔宾团队角色

来源: Swot 贝尔宾团队角色 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 创专监 塑执完 协调协作资源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年度校本研修计划的编制与指导

Swot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贝尔宾团队角色

image

9种角色分属三大类型,分别是行动型、社交型和思考型。 这意味着,你看一个人,首先想一想,他可以归到哪个大的角色类型里。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在先定位了大的类型后,再进入大类型里定位更细的角色。 比如行动型的人,可以分成鞭策者、执行者、完成者。

这三个角色都有很强的行动力,只不过,鞭策者最能发起项目,推动跨团队合作的能力最强,面对困难也会强力推进。 完成者则是领导最放心交办活的人选,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高,目的感强,总是能将任务高效完成。 而执行者相对一板一眼,特别讲究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流程执行工作。 而社交型的人,也分成三种,分别叫协调者、凝聚者和外交家。

这三种人在团队里都发挥着人际沟通的作用,不一样的是,协调者擅长围绕着事儿去协调关系,像是团队里的分工、授权,跨部门的协调,他们通过人际沟通保证事情的正常运转。 凝聚者则特别像团队中的凝合剂,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似乎放在哪儿都合适,还能促进团队关系的融洽,但可能他们不太擅长处理冲突。 如果说协调者和凝聚者,主要发挥作用的地方还是组织内部,而外交家则更多倾向外部的消息灵通,关注广泛。而如果你让外交家干流程上的事儿,他很快会受不了,一般公司里要做一些外部合作和拓展的事情,在前头探索的通常会是外交家。 最后就是思考型的人,也分了三种:智多星、专业师和审议员。

智多星一听名字就知道,他们主意特别多,大家遇到没办法的事情,他能想出招来。 专业师的特点是在自己的领域中非常精深,但是他们关注的面儿比较窄,只对自己关注的领域感兴趣。 审议员呢,他们特别清醒、理智,习惯质疑,关注问题和风险,在一个团队里他们能发挥监督和风险控制的作用。 这就是贝尔宾团队的9种角色。可能有的人表现没那么典型,两种都有点像,没关系,一个人也可能是多种角色。

剑桥产业培训研究部前主任贝尔宾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年在澳洲和英国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著名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即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该由九种人组成,这九种团队角色分别为:

创新者/智多星PL(Plant) 智多星创造力强,充当创新者和发明者的角色。他们为团队的发展和完善出谋划策。通常他们更倾向于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距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独立完成任务,标新立异。他们对于外界的批判和赞扬反应强烈,持保守态度。他们的想法总是很激进,并且可能会忽略实施的可能性。 他们是独立的、聪明的、充满原创思想的,但是他们可能不善于与那些气场不同的人交流。

专家/专业师SP(Specialist) 专业师是专注的,他们会为自己获得专业技能和知识而感到骄傲。他们首要专注于维持自己的专业度以及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探究之上。然而由于专业师们将绝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领域,因此他们对其他领域所知甚少。最终,他们成为了只对专一领域有贡献的专家。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一心一意钻研,或有成为一流专家的才能。

监控评估者/审议员ME(Monitor Evaluator) 审议员是态度严肃的、谨慎理智的人,他们有着与生俱来对过份热情的免疫力。他们倾向于三思而后行,做决定较慢。通常他们非常具有批判性思维。他们善于在考虑周全之后作出明智的决定。具有审议员特征的人所作出的决定,基本上是不会错的。

塑造者/鞭策者SH(Shaper) 鞭策者是充满干劲的、精力充沛的、渴望成就的人。通常,他们非常有进取心,性格外向,拥有强大驱动力。他们勇于挑战他人,并且关心最终是否胜利。他们喜欢领导并激励他人采取行动。在行动中如遇困难,他们会积极找出解决办法。他们是顽强又自信的,在面对任何失望和挫折时,他们倾向于显示出强烈的情绪反应。鞭策者对人际不敏感,好争辩,可能缺少对人际交往的理解。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团队中最具竞争性的角色。

执行者/执行者IMP(Implementer) 执行者是实用主义者,有强烈的自我控制力及纪律意识。他们偏好努力工作,并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广而言之,执行者是典型的将自身利益与忠诚与团队紧密相连、较少关注个人诉求的角色。然而,执行者或许会因缺乏主动而显得一板一眼。

完成者/完成者CF(Completer Finisher) 完成者是坚持不懈的、注重细节的。他们不太会去做他们认为完成不了的任何事。他们由内部焦虑所激励,但表面看起来很从容。一般来说,大多数完成者都性格内向,并不太需要外部的激励或推动。他们无法容忍那些态度随意的人。完成者并不喜欢委派他人,而是更偏好自己来完成所有的任务。

协调者/协调者CO(Co-ordinator) 协调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够凝聚团队的力量向共同的目标努力。成熟、值得信赖并且自信,都是他们的代名词。在人际交往中,他们能够很快识别对方的长处所在,并且通过知人善用来达成团队目标。虽然协调者并不需是团队中最聪明的成员,但是他们拥有远见卓识,并且能够获得团队成员的尊重。

协作者/凝聚者TW(Teamworker) 凝聚者是在团队中给予最大支持的成员。他们性格温和,擅长人际交往并关心他人。他们灵活性强,适应不同环境和人的能力非常强。凝聚者观察力强,善于交际。作为最佳倾听者的他们通常在团队中倍受欢迎。他们在工作上非常敏感,但是在面对危机时,他们往往优柔寡断。

资源调查者/外交家RI(Resource Investigator) 外交家是热情的、行动力强的、外向的人。无论公司内外,他们都善于和人打交道。他们与生俱来是谈判的高手,并且善于挖掘新的机遇、发展人际关系。虽然他们并没有很多原创想法,但是在听取和发展别人想法的时候,外交家效率极高。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他们善于发掘那些可以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由于他们性格开朗外向,所以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欢迎。 外交家为人随和,好奇心强,乐于在任何新事物中寻找潜在的可能性。然而,如果没有他人的持续激励,他们的热情会很快消退。

一些文化词汇

“一哭二闹三上吊”、满地打滚、装病撒泼、寻死觅活、倒打一耙。

扎堆文化 行贿文化 小粉红文化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文化 喜欢吃中药的文化 革命文化 口罩文化 套头文化 陪酒文化 翻墙文化 “吹、卖、嫖、赌、贪”的文化 躺平文化 风水文化 占卜文化 命理文化 天人感应文化 巫术文化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西洋文化 美国文化 古希腊文化 中国固有文化 北京文化 北方大蒜文化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汉文化 三国文化

古文化

监狱文化 畸形教育文化 劣等文化

思想文化

传统文化 无法无天的文化 通俗文化

文化挪用 内分泌失调文化病 小学文化程度 文化修养 文化自信 文化战争 儒家文化圈 反伪科学文化人 历史文化遗址 文化大省 文化汉奸 文化特色 文化艺术领域 文化大革命 文化积淀 文化犹太人 文化参赞 文化中心 著名文化学者 智力和文化水平 全球文化 文化习俗 文化输出 文化遗产 文化习惯 文化遗址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背景 文化大师 保守文化环境 文化多样性 文化概念 网络文化 文化传播 文化团体 文化差别 文化节 文化课程 中国文化崇古,老年人恋旧 文化基督徒 新文化运动 文化宣传 文化交流 文化底蕴 文化穆斯林 文化市场 文化小商贩 反向文化冲击 中美文化差异 文化概念 文化传统

历史学习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只会被动接受历史知识是不够的,推理技巧、议论文写作,对历史事件做比较、找因果、描述和解释延续与变化也很重要。

分辨史料的真假、可信程度,是历史学习的第一步,比如如何区分网上历史信息的真假,首先不能轻信,参考信息要看是否有出处、出处是否可靠、引用是否准确。

知识是次要的,而研究问题的能力比较重要。如学生需要掌握的五种能力:解决问题(调查现实世界的问题并找到多种解决办法)、交流(探索不同观点并用证据支持和表达)、批判性思维(分析复杂文本和话题)、技巧阅读(学会注释、评价虚构和非虚构文本)、随机应变的学习。

治史要有才、学、识,这最早是唐刘知几提出来的,我给重新做了解释。清章学诚认为治史还要有德,我认为求真更重要。研究历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历史真相,不能容忍错误,既不能容忍别人的错误,也不能容忍自己的错误。如果对别人指出自己的史实错误视而不见,那不配研究历史。

摘抄自方舟子

旅游的十八大要素

“九大基础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厕导智)和“九大发展要素”(商养学福情奇文体农)

食谱

image image image

主要食材传入中国一览表

1,数据来源:1整理于网络:2,按引进朝代顺序从左往右排序,条形越长表示引进时间越早,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原产地。

类别 食材名称 原产 先秦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主食 水稻 原产,中国
小米 原产,中国
原产,中国
原产,中国
皮燕麦 先秦,欧洲
小麦 先秦,西亚
大麦 先秦,西亚
高粱 先秦,非洲
玉米 明,墨西哥
甘薯 明,美洲
蔬菜 白菜 原产,中国
韭菜 原产,中国
冬瓜 原产,中国
大豆 原产,中国
山药 原产,中国
茭白 原产,中国
黑木耳 原产,中国
葫芦 原产,中国
先秦,东南亚
先秦,南亚
萝卜 先秦,地中海
芋斗 秦汉,东南亚
胡椒 秦汉,东南亚
秦汉,中亚
大葱 秦汉,中亚
黄瓜 秦汉,印度
旱芹 秦汉,地中海
香菜 秦汉,地中海
豌豆 秦汉,地中海
莳萝 秦汉,地中海
蚕豆 秦汉,西亚
扁豆 三国两晋南北朝,东南亚
茄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印度
莴苣 隋唐五代,中亚
菠菜 隋唐五代,尼泊尔
苦瓜 明,印度尼西亚
辣梆 明,美洲
南瓜 明,美洲
士豆 明,美洲
卷心菜 清,欧洲
菜花 清,清
番茄 清,清
西葫芦 清,美洲
洋葱 清,西亚
水果 龙眼 原产,中国
原产,中国
橙子 原产,中国
樱桃 原产中国
枇杷 原产,中国
原产,中国
原产,中国
桃子 原产,中国
中国李 原产中国
榛子 原产,中国
弥猴桃 原产,中国
荔枝 原产,中国
葡萄 秦汉,西亚
核桃 秦汉,西亚
石榴 秦汉,西亚
开心果 隋唐五代,中亚
无花果 隋唐五代,西亚
丝瓜 宋,东南亚
胡萝卜 宋,阿富汗
西瓜 宋,非洲
香蕉 元,东南亚
菠萝 明,巴西
向日葵 明,美洲
花生 明,美洲
番木瓜 清,墨西哥
草莓 清,清
苹果 清,清

Evaluating Information:SIFT (The Four Moves)

The SIFT Method

image

The SIFT method is an evaluation strategy developed by digital literacy expert, Mike Caulfield, to help determine whether online content can be trusted for credible or reliab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ll SIFT information on this page is adapted from his materials with a CC BY 4.0 license.

Determining if resources are credible is challenging. Use the SIFT method to help you analyze information, especially news or other online media.

S - Stop

Before you read or share an article or video, STOP!​

Be aware of your emotional response to the headline or information in the article. Headlines are often meant to get clicks, and will do so by causing the reader to have a strong emotional response.

Before sharing, consider:

What you already know about the topic. ​

What you know about the source. Do you know it’s reputation?

Before moving forward or sharing, use the other three moves: Investigate the Source, Find Better Coverage, and Trace Claims, Quotes, and Media back to the Original Context.

I - Investigate the Source

The next step before sharing is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Take a moment to look up the author and source publishing the information.

What can you find about the author website creators? ​

What is their mission? Do they have vested interests? ​Would their assessment be biased?

Do they have authority in the area?​

Use lateral reading. Go beyond the ‘About Us’ section on the organization’s website and see what other, trusted sources say about the source.​ You can use Google or Wikipedia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Hovering is another technique to learn more about who is sharing information, especially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uch as Twitter.

F - Find Better Coverage

The next step is to Find Better Coverage or other sources that may or may not support the original claim.

Again, use lateral reading to see if you can find other sources corroborat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or disputing it.​

What coverage is available on the topic? 

Keep track of trusted news sources.

Many times, fact checkers have already looked into the claims. These fact-checkers are often nonpartisan, nonprofit websites that try to increase publ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by fact checking claims to see if they are based on fact or if they are biased not supported by evidence.

FactCheck.org​

Snopes.com​

Washington Post Fact Checker​

 PolitiFact

T - Trace Claims, Quotes, and Media to their Original Context

The final step is to Trace Claims, Quotes, and Media to their Original Context.

When an article references a quote from an expert, or results of a research study, it is good practice to attempt to lo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Click through the links to follow the claims to the original source of information. Open up the original reporting sources listed in a bibliography if present

Was the claim, quote, or media fairly represented?

Does the extracted information support the original claims in the research? ​

Is information being cherry-picked to support an agenda or a bias?​

Is information being taken out of context?​

Remember, headlines, blog posts, or tweets may sensationalize facts to get more attention or clicks. ​Re-reporting may omit, misinterpret, or select certain facts to support biased claims. If the claim is taken from a source who took it from another source, important facts and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an be left out. Make sure to read the claims in the origin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were presented.

When in doubt, contact an expert – like a librarian!​.